爱游戏新闻News

吃遍这4大打卡地谁还会说南京是“美食荒漠”?

2023-12-28 22:20:1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同南京城一样,金陵食肆也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金陵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海纳百川,自成一派,从小食到大菜,可谓应有尽有。

  发掘宝藏金陵味道,主播慧鑫来到的第一站,就是南京城市的中心地标金陵饭店,作为江苏地区最大的高端酒店综合体,这家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老店,年复一年,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吃遍这4大打卡地谁还会说南京是“美食荒漠”?

  金陵饭店也是作为南京的地标,首次登上了大众点评必住榜。这份榜单是由大众点评的七亿用户真实点评,结合吃住游玩等各个方面严格筛选。住着玩,吃得好,金陵饭店从就餐的环境到菜品的口味来说,算是南京美食界的天花板级别了。

  金陵饭店的美食中西荟萃,餐厅也是个性鲜明,其中,要数梅苑和璇宫最具代表。梅苑古色古香,是金陵饭店开业起的元老,菜品口碑一流。

  而璇宫高端典雅,作为中国第一个高层旋转餐厅,它不仅曾是金陵饭店的“形象代言人”,也是南京新“金陵四十景”之一。

  一张张老照片,也在诉说着属于南京城的过去,听听南京大学文学院余斌教授讲一讲过去的事……

  如今,全新升级的璇宫不仅在设计中承载着艺术理念与人文气息,更是将这份神韵融入到了餐食当中。在传承淮扬菜经典元素的基础上,金陵饭店不断融合创新,与时俱进,让每一道菜都传递出了金陵独有的东方雅韵。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这一道金陵盐水鸭。金陵饭店的这个盐水鸭到底特别在哪?南京金陵饭店行政主厨夏万峰来为你揭晓答案。

  还有一些传统的金陵名菜,因为用料精致、工艺复杂,逐渐消失在了南京人的餐桌上,只有在少数像金陵饭店这样的口碑老店里才能品尝到,例如《随园食单》上这道炖生敲,你听说过吗?想品尝这道美味,需要客人提前四个小时预订。

  还有这道手剥银杏虾仁,虾仁都是用活虾来挤,每天定时定量供应,在秋天会配上银杏,古惠济寺的一棵千年银杏树,银杏果每年都会在特定的时间限量供应给金陵饭店,要是碰巧能吃上,那就真有口福咯!

  一道佳肴蕴含一段故事,这顿金陵大菜,吃的不只是滋味,更多的是风雅、是文化。如果说在高楼林立的新街口,领略了精美雅致的金陵大菜,紧接着,不妨来人家遍布的老城南,尝一尝传统平价的金陵小吃。

  这条贯穿南北、梧桐漫道的太平南路,就藏着许多属于老南京人的烟火记忆,只见民国风十足的建筑间,老字号店铺林立,其中,这处人气旺盛的四川酒家就是慧鑫的目的地。

  为什么南京早茶要到四川酒家吃呢?南京的资深美食达人小豇豆能告诉你答案。原来,四川酒家融合了南京人的口味,创新推出早茶系列,来这能品尝到南京很多家南京老字号的招牌美食。

  蟹壳黄烧饼,是南京永和楼的代表性的美食,它一定要有一干一稀的搭配,一边喝着馄饨,一边吃着烧饼,有一种复合的口感。

  素什锦,是太平南路上绿柳居的代表性美食,已经被纳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人过年每家每户都会拌这道素什锦。

  一碗辣油馄饨就一个香酥烧饼,再来一口精致味美的小笼包,还有各式凉菜丰富口味,最后以一份甜品收尾。

  对于很多老南京人来说,吃早茶早已不是一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而是成为了潜移默化的生活习惯,人们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尝一口熟悉的滋味,也忆一段美好的时光。

  如果说太平南路是老南京人会经常去的宝藏小吃聚集地,那么这条与它横向交错的科巷,就是新南京人更多会选择打卡的网红小吃一条街了,慧鑫身为新南京人,自然也是这里的常客。

  乌饭麻团,牛肉锅贴,糯到舌尖的许阿姨糕团,甜到心坎的三姐酒酿,还有排队不停的陶记德州扒鸡,物美价廉的草鸡蛋现做蛋糕,这蓬勃生活的景象,溢满了人间冷暖、烟火非常。

  而在这之中,小潘记鸭血粉丝汤绝对算得上是顶流中的顶流,从红庙到珠江路再到科巷,这家由夫妻俩经营起来的店铺几经辗转,但人气与口碑却从未下滑,无数人慕名前来,只为吃上一碗它家的特色招牌。

  对于南京人来说,最好吃的鸭子店一定是自家门口的那家,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沉淀在舌尖,也埋藏在心坎,充满了乡愁与眷恋。

  离开科巷,继续往城南去,越过了六百年巍峨壮阔的中华门城墙,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俨然在内,似一座“山水城林”嵌于古都金陵,人们缕缕行行,络绎不绝。

  最是金陵是城南,最是城南是门东。如今的老门东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基础,又修旧如旧,融入现代元素,让旧时风雅与摩登时尚在飞檐翘角间恣意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南京记忆”的餐饮商铺与文艺景点。

  面前的这座骏惠书屋就曾是安徽考生参加乡试前的读书场所,现今也成了老门东里的最美书店。

  一道三条营更是小吃大餐齐全,淡味浓香四溢,汇集了诸多金陵老味,烟火气十足。

  两人一路逛一路吃,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位于街角的黄勤记,这家店的凉粉可以说是南京人共同的回忆,也是来老门东必须要打卡的味道。

  自1982年创办以来,黄勤记已经经历了四十多个春去秋来,门店从夫子庙搬到了老门东,菜品也从一样变成了三样。

  “炫”完了鲜辣爽口的手工凉粉,接着,就可以坐下来慢慢品尝剩下的两样菜品鸡汁回卤干和五香鸡蛋五香干了。

  寒风起,冬意盈,清冷的空气,笼罩着人来人往的街巷,青石板上踢踏的脚步声,在一间间古老木门后逐渐消弭。

  愈发寒冷的日子里,门东的冬天却始终夹杂着细碎的烟火气,一杯糕点、一提糖水,此刻都成了你我的小确幸,冲散了寒意,也柔软了身心。ayx爱游戏ayx爱游戏

搜索